急诊科是综合性科室,是医院的窗口。急症患者具有病情复杂且危重、病情发展瞬息万变、患者流动随机性大、病室易增加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等特点,传统呼吸支持多根据医师自身经验判断,对呼吸道的管理上缺乏层次性,可能造成医疗资源浪费、创伤增加或是浪费救治时间等情况[2]。呼吸阶梯性治疗是一种从徒手到机械、从简单到复杂的救治模式,临床使用上应尽量采用低阶梯,以免对患者气道造成不必要损伤。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,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仅有67.78%成功复苏,而采用呼吸阶梯性治疗的观察组成功复苏率达到了81.11%。虽然观察组比例并未达到理想程度,但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。在稳定患者呼吸方面,对照组需要55.67±6.21分钟,观察组仅需要43.54±6.09分钟,对比同样差异显著。由此可见,北大核心期刊目录2014采用呼吸阶梯性治疗能够在更短时间内控制住患者病情,提升成功复苏率。 在呼吸阶梯性治疗中,第一阶梯为体位复苏,对心血管系统、呼吸系统治疗效果较好,有利于患者自主恢复呼吸[3]。第二阶梯为吸氧,与第一阶梯一样,均为必要步骤,无创伤且操作便捷。第三阶梯为气管切开与气管插管,能够控制潮气量,保持患者通气,同时便于给药与吸痰,防止误吸;同时这项操作对患者损伤程度轻,可由单人操作,时间耗费短,减轻了对危重患者的不良干扰。第四阶段属于呼吸支持,减少其呼吸做功,保障患者换气;同时减轻患者对呼吸机的依赖,避免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[4]。因此,呼吸阶梯性治疗更适合使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。 参考文献: [1]左旋,郑小刚. 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急诊抢救时采取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效果[J]. 中国卫生产业,2013,04(09):108. [2]施正雄. 90例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疗效观察[J]. 中国卫生产业,2013,02(11):125. [3]兰明娥,徐涛. 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估[J]. 医学综述,2013,17(23):3248-3250. [4]李雪林. 急危重症患者使用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[J]. 现代诊断与治疗,2014,04(04):822-823. [5]赵立众;急诊抢救危重病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[J];海南医学院学报;2011(07) [6]曾佑祥;;危重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监测及预后评估[J];中外医疗;2011(17) [7]陈丽湘;;胰岛素泵的临床疗效及护理特点[J];内蒙古中医药;2010(22) |